7月17日,海关总署发布2025年第150号公告,决定自2025年8月1日起,依法对法定检验以外的部分进出口商品实施抽查检验。
一、新规重点:抽查品类扩容,查验力度升级
根据公告,2025年海关对法定检验以外商品的抽查检验范围显著扩大,主要调整如下:
进口新增品类:
◾家用电器(如电饭煲、吸尘器等)
◾低压电器(开关、插座等)
◾日用饰品(首饰、装饰品等)
出口新增品类:
◾灯具(LED灯、照明设备等)
◾低压电器
◾功能性服装(防晒衣、防水外套等)
影响: 以上品类被海关抽中查验概率可能有所影响,查验时间也可能因此延长。企业需提前确保商品符合国家标准或目标市场法规,避免滞港、退运等风险。
二、企业自查:产品是否需要法检或被抽查?
✅查询“法检目录”:
◾通过海关总署官网综合业务司或专用平台(如 http://www.tbtsps.cn)查询商品HS编码。
✅看“监管条件”:
◾A (进口) / B (出口): 必须提供通关单,即必须做法定检验
◾A+B: 进出口均需做法检
◾无匹配结果(无A/B): 表示不在法检目录
三、企业应对:3大关键措施
1️⃣合规自查
◾核对新增品类的国家标准(如GB系列)或国际认证(如CE、FCC等),确保检测报告、标签等齐全。
◾重点关注:电器安全、环保指标(如RoHS)、纺织品功能性宣称的真实性。
2️⃣供应链溯源
◾与供应商确认原材料、生产工艺是否符合要求,留存完整质量证明文件。
3️⃣通关预检
◾建议对高风险商品提前送检,通过海关认可的实验室出具报告,缩短通关时间。
新规释放海关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信号。涉及新增品类的进出口企业务必尽快进行合规审查与供应链管理,避免因查验延误增加额外成本。关注政策动态,及时调整策略!